思考的焦點

2020-06-22

講道-蔡維恩牧師 前言: 「不要向恐懼投降」 正值俗稱武漢肺炎的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(COVID-19)大流行之際,教宗方濟各(Pope Francis)11日在空蕩蕩的聖伯多祿大殿(St. Peter's Basilica),主持一場復活節彌撒,呼籲世人「不要向恐懼屈服」、要傳遞「希望的訊息」,他同時也要求終結戰爭。這場通常是在約可容納1萬人教堂舉行的儀式,如今只有20多人參與,包括少數幾位聖壇工作人員、以及規模小於平日的唱詩班。因為疫情的關係,過程中也縮減了一些傳統儀式,像是為改變信仰的成年人士進行的洗禮。 教宗將福音書中女性發現耶穌的墳墓是空的、基督徒相信耶穌是復活升天,和今日世界因為疫情流行的不確定相提並論。 方濟各表示,那時候也是,有對於未來的恐懼,一切都需要重建。痛苦的回憶、希望的落空。「對他們來說,對我們來說,這是最黑暗的時刻。」 教宗表示,不要害怕,不要向恐懼投降:這是希望的訊息,是上帝在這個非常重要的夜晚向世人的重述,鼓勵人們要在死亡的時刻成為生命的使者。 雖然每個人都有所懼怕的,但神告訴我們,懼怕不是從祂而來。約翰一書4:18勉勵我們:「愛裡沒有懼怕;愛既完全,就把懼怕除去。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,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。」;耶利米書29:11也宣示說「耶和華說: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,不是降災禍的意念,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。」務要找到我們心裡所懼怕的問題核心,正面地去面對它,抓住耶穌基督的應許,並靠著在我們裡面運行的大能聖靈,正式向懼怕宣戰。當我們願意把懼怕釘死在十字架上,我們必然得到超乎想像的勇氣和保護。當我們擁有「死都不怕了,還怕什麼」的理念,就能經歷「置死地而後生」的屬靈經歷與剛強得勝的帶領。 一、思考的焦點. 在苦難中最黑暗時刻,到底我們還要「忍耐多久」上帝才會拯救我們? 面對苦難時,我們如何擁有「活潑的盼望」與「屬天的價值」特效藥來面對「死亡的恐懼威脅」? 參考經文:《彼得前書一章3-9節》 1:3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神!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,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,重生了我們,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, 1:4 可以得著不能朽壞、不能玷污、不能衰殘、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。 1:5 你們這因信蒙 神能力保守的人,必能得著所預備、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。 1:6 因此,你們是大有喜樂;但如今,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, 1:7 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,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,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、榮耀、尊貴。 1:8 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,卻是愛他;如今雖不得看見,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、滿有榮光的大喜樂; 1:9 並且得著你們信心的果效,就是靈魂的救恩。 二、經文背景 彼得寫彼得前書當時的背景,正值主後64年羅馬皇帝尼祿逼害教會之際。羅馬史家塔西圖(Tacitus, Cornelius)所著編年史(Annals)記載:在64年,羅馬城發生大火,當時皇帝尼祿將事件嫁禍於基督徒(找代罪羔羊),大批基督徒被捕以至殉道,在死之前還遭受各樣凌辱:有人被套上獸皮,任由惡犬撕咬至死;有人被釘十架;有人被火焚燒,當作夜間的照明。 彼得寫的一封信,讀者是小亞細亞北部五個省分之信徒,以外邦信徒占多數,混合猶太信徒。當教會初設立時,這些初代信徒對於信仰的認識仍處於扎根階段。由於遇到羅馬政府的迫害,唯恐信仰根基被搖動,因此彼得藉著這封信來堅固信徒的信仰。(彼得共用了「十四次」強調受苦的用詞。) 彼得稱這群初信的信徒是處於「吃奶的階段」(二章2節:「要像新生的嬰兒,時時渴慕那純淨的靈奶,好藉著它長大,得救。」);因此,他便透過書信的方式,來勸勉、鼓勵這些信徒,雖然遭遇苦難仍要深具信心。因為耶穌的死、復活與再來的應許,將能夠幫助他們擁有活的盼望,勇敢面對未來。即有「屬天的價值」就不必怕「死亡的威脅」。因為這是效法基督釘在十字架上,我們必能得到天上的基業。這就是在苦難中,卻擁有「榮耀的盼望」。

其他相關文章

 

Kangshan Presbyterian Church